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大力开展“光盘行动”,推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数据基础薄弱,统计调查评估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餐饮消费环节中商务宴请、红白喜事等浪费严重,大吃大喝、过量点餐等不良风气仍然存在。
武拉平分析,为提升全民节粮意识,行动方案主要从“家庭和个人”“全社会”两个层次展开。针对家庭和个人,倡导营养均衡、科学适量的健康饮食习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针对全社会,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
在消费环节,食物浪费更多是由于节约意识不足或不良消费习惯导致。行动方案针对食品浪费顽疾,部署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
据有关统计,当前,全球食物全链条损失浪费率超过食物供应数量的三分之一。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农业价格成本处处长韩静波分析,由于小农生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我国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主要发生在产业链前端(即生产环节)和后端(即消费环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25日对外发布,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拉平表示,粮食节约减损涉及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行动方案对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的节约减损工作进行了分环节部署,并特别强调技术和标准的作用。